- 闲话营销:软文+事件营销
- 帖子创建时间:2010-11-19 评论:1 浏览:568
-
现阶段,不懂得使用互联网做营销的营销人一定不是一个称职的营销人。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互联网营销已经渗透到营销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从推广的角度来说,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搜索:以词组为单位,以百度、谷歌为代表,包括雅虎、搜狗、有道以及近期推出的微软等提供的搜索业务。搜索包括:搜索引擎、内容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及服务采用不同的推广形式。 2、链接:以短语为单位,由新浪、搜狐、凤凰、央视网、地方或行业门户等具有影响力网站的首页及频道页都提供了大量的文字链接广告。部分小公司,小网站在建立之初往往采用交换链接的方式,也起到了不同的推广效果。 3、展示:以图片为单位,以谷歌为代表的推广方式,在谷歌的同盟网站上展示商家不同规格的推广图片,笔者个人认为:现阶段,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性价比较高。 以上三条,是互联网营销*常用的方式。 当然,互联网营销不可能只有这三条。 近期,李连杰**新加坡的消息如火如荼,如何巧妙运用这样一个公众关注的私人事件就成了笔者研究的方向:软文+事件营销。 **是一个比较窄的行业,国内办理这项业务的公司**,北京地区也只有71家合法资质单位,市场上常见的也就那么10多家公司,这个行业真的是太小了。但,也就这10多家公司每年花在市场推广上的费用确是数亿元人民币。入行门槛较高,加上竞争白热化,造成了这个行业一直做不大的*根本症结,当然,这也和**概念的普及、消费者的多寡等有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公众对**的概念肯定不陌生,且不说前些年的陈凯歌、陈红、张贴林、斯琴高娃等一众*,单就去年到现在,从赵本山、周迅、巩俐再到李连杰,*被曝出**的新闻已经不算新鲜。 借助*的光环,推广自身业务,继而提升公司的公众**度是营销人应该学会的。让我们来看看这次活动是如何做到的: 1、6月17日下午,媒体曝光:李连杰为了女儿,已经入籍新加坡! 2、6月17日晚间,勤于笔耕、连夜赶稿:李连杰:**是因为无奈! 3、6月18日上午,紧急与新浪网联络,商讨“李连杰**”话题调查! 4、6月19日上午,不足24小时,关注文章“李连杰:**是因为无奈!”的读者*过20万,参与“李连杰**”话题调查的网友*过5000人,页面留言也直逼1000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对**话题的讨论。 相当经典,一个业内的朋友给我致电说。我个人更喜欢称之为:这是“软文+事件营销”的一个标准案例。 对于营销人来说:未花一两银子即实现了**概念的普及、市场调查、公司品牌传播和目标客户收集四件大事,对于营销人来说,的确可谓经典了!对于媒体来说:未发一枪一弹完成了点击率的提升,进一步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推广了媒体平台,提升了媒体的阶段影响力。 一剑多雕,双赢的结局! 而这一切,都源于网络的力量! 网络的力量肯定还不仅于此,更具杀伤力和效果的传播方式还有待探索,营销人应该一起努力。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bzshijigs 2010-11-19楼 0踩 0赞 回复 引用
现阶段,不懂得使用互联网做营销的营销人一定不是一个称职的营销人。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互联网营销已经渗透到营销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从推广的角度来说,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搜索:以词组为单位,以百度、谷歌为代表,包括雅虎、搜狗、有道以及近期推出的微软等提供的搜索业务。搜索包括:搜索引擎、内容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等。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及服务采用不同的推广形式。 2、链接:以短语为单位,由新浪、搜狐、凤凰、央视网、地方或行业门户等具有影响力网站的首页及频道页都提供了大量的文字链接广告。部分小公司,小网站在建立之初往往采用交换链接的方式,也起到了不同的推广效果。 3、展示:以图片为单位,以谷歌为代表的推广方式,在谷歌的同盟网站上展示商家不同规格的推广图片,笔者个人认为:现阶段,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性价比较高。 以上三条,是互联网营销*常用的方式。 当然,互联网营销不可能只有这三条。 近期,李连杰**新加坡的消息如火如荼,如何巧妙运用这样一个公众关注的私人事件就成了笔者研究的方向:软文+事件营销。 **是一个比较窄的行业,国内办理这项业务的公司**,北京地区也只有71家合法资质单位,市场上常见的也就那么10多家公司,这个行业真的是太小了。但,也就这10多家公司每年花在市场推广上的费用确是数亿元人民币。入行门槛较高,加上竞争白热化,造成了这个行业一直做不大的*根本症结,当然,这也和**概念的普及、消费者的多寡等有直接的关系。 近年来,公众对**的概念肯定不陌生,且不说前些年的陈凯歌、陈红、张贴林、斯琴高娃等一众*,单就去年到现在,从赵本山、周迅、巩俐再到李连杰,*被曝出**的新闻已经不算新鲜。 借助*的光环,推广自身业务,继而提升公司的公众**度是营销人应该学会的。让我们来看看这次活动是如何做到的: 1、6月17日下午,媒体曝光:李连杰为了女儿,已经入籍新加坡! 2、6月17日晚间,勤于笔耕、连夜赶稿:李连杰:**是因为无奈! 3、6月18日上午,紧急与新浪网联络,商讨“李连杰**”话题调查! 4、6月19日上午,不足24小时,关注文章“李连杰:**是因为无奈!”的读者*过20万,参与“李连杰**”话题调查的网友*过5000人,页面留言也直逼1000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对**话题的讨论。 相当经典,一个业内的朋友给我致电说。我个人更喜欢称之为:这是“软文+事件营销”的一个标准案例。 对于营销人来说:未花一两银子即实现了**概念的普及、市场调查、公司品牌传播和目标客户收集四件大事,对于营销人来说,的确可谓经典了!对于媒体来说:未发一枪一弹完成了点击率的提升,进一步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推广了媒体平台,提升了媒体的阶段影响力。 一剑多雕,双赢的结局! 而这一切,都源于网络的力量! 网络的力量肯定还不仅于此,更具杀伤力和效果的传播方式还有待探索,营销人应该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