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会问问题”
- 帖子创建时间:2009-12-17 评论:1 浏览:1587
-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句名言:“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会问问题”,这话很耐人寻味。有人说,销售就是靠勤奋,靠聪明就可以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也许吧。但很多时候,你要达到目标也有“捷径”可循,“提问”便是一条直通目标的“便捷”之道。
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特别是某些记者采访运动员的场景,那已经不单单是“雷人”能解释的,简直是“欠扁”式的采访。例如:北京奥运会,一记者获得铜牌选手提了这样的问题:“你奋斗了二十多年,参加了四届奥运会,而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你觉得你有愧祖国吗?”;奥运*天,杜丽没有获得良好,伤心得哭了,某记者这样问:今天没有拿良好,你的感觉怎么样?记者问男举77kg级拿银牌的李宏利:“之前中国队都拿金,你是**丢金的选手,有何感想?”还有央视*的“娜姐”的三个问题。十运会,冬日娜这样问史冬鹏:“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你有没有信心得亚军?因为冠军肯定是刘翔了。”;去年奥运会,冬日娜再次向大史发出雷人问题:“没关系,这次跑进半决赛也是你的一个突破,上次你都没进*二轮。”
呜呼,还让不让人活了!尤其是*个记者的提问:这么问,请问记者同志,你达到什么目的了?“愧对祖国”?问这样的问题的人,才“愧对祖国”!
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说到的“不善提问,不善逻辑思考”也许真的开始困扰记者群体了。不“善提问”会困扰我们的销售人员吗?会困扰我们达成目标吗?
今天上午去谈了一个大客户,在去谈之前,做了一番“功课”,几个人开会研究了明天要谈什么内容以及怎么谈。我们先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之后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可谓挖空心思啊。讨论差不多了,自己感觉良好:从品牌到商业模式再到传播推广和产业化等等。但这时有人在旁边不经意的说:这个客户是做代理的(出版集团),不是厂家,你们的模式应该是厂家的模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哇哇,白忙了几个小时。前期功课虽然没有完全白做,但解决问题的思路错了,离题了,还得重来。按照重新讨论的解决方案跟客户沟通了一个上午,客户反应良好。
所以,提问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提问,你只能在问题的外围转悠,永远不会触及核心,谈何达成销售目标!
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要经过怎样的思考程序呢?
首先界定问题,其次探明需求,再次得到资源,最后是获得认同。大家认同了你的处理方式,何惧事不成呢、何患达不成目标?
界定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核心是问题的本质,而不是问题的表象。如效率低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流程繁琐、士气低、缺乏培训或激励不足的表象。“抓错药方”的*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界定“病症”。有指出:“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已经解决了一半”。
运用逻辑细考,而非线性思考。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大前研一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家销售机器的A公司,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占有率太低”。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首先要搜集A公司及业界的资料做分析。分析之后可以知道“A公司的市场覆盖率有七成”、“A公司的竞标得标率为二成”。那么,你下一步要问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zzm2999252 2009-12-17楼 0踩 0赞 回复 引用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句名言:“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会问问题”,这话很耐人寻味。有人说,销售就是靠勤奋,靠聪明就可以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也许吧。但很多时候,你要达到目标也有“捷径”可循,“提问”便是一条直通目标的“便捷”之道。
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特别是某些记者采访运动员的场景,那已经不单单是“雷人”能解释的,简直是“欠扁”式的采访。例如:北京奥运会,一记者获得铜牌选手提了这样的问题:“你奋斗了二十多年,参加了四届奥运会,而只获得了一枚铜牌,你觉得你有愧祖国吗?”;奥运*天,杜丽没有获得良好,伤心得哭了,某记者这样问:今天没有拿良好,你的感觉怎么样?记者问男举77kg级拿银牌的李宏利:“之前中国队都拿金,你是**丢金的选手,有何感想?”还有央视*的“娜姐”的三个问题。十运会,冬日娜这样问史冬鹏:“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你有没有信心得亚军?因为冠军肯定是刘翔了。”;去年奥运会,冬日娜再次向大史发出雷人问题:“没关系,这次跑进半决赛也是你的一个突破,上次你都没进*二轮。”
呜呼,还让不让人活了!尤其是*个记者的提问:这么问,请问记者同志,你达到什么目的了?“愧对祖国”?问这样的问题的人,才“愧对祖国”!
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说到的“不善提问,不善逻辑思考”也许真的开始困扰记者群体了。不“善提问”会困扰我们的销售人员吗?会困扰我们达成目标吗?
今天上午去谈了一个大客户,在去谈之前,做了一番“功课”,几个人开会研究了明天要谈什么内容以及怎么谈。我们先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之后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可谓挖空心思啊。讨论差不多了,自己感觉良好:从品牌到商业模式再到传播推广和产业化等等。但这时有人在旁边不经意的说:这个客户是做代理的(出版集团),不是厂家,你们的模式应该是厂家的模式。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哇哇,白忙了几个小时。前期功课虽然没有完全白做,但解决问题的思路错了,离题了,还得重来。按照重新讨论的解决方案跟客户沟通了一个上午,客户反应良好。
所以,提问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提问,你只能在问题的外围转悠,永远不会触及核心,谈何达成销售目标!
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要经过怎样的思考程序呢?
首先界定问题,其次探明需求,再次得到资源,最后是获得认同。大家认同了你的处理方式,何惧事不成呢、何患达不成目标?
界定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核心是问题的本质,而不是问题的表象。如效率低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流程繁琐、士气低、缺乏培训或激励不足的表象。“抓错药方”的*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界定“病症”。有指出:“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已经解决了一半”。
运用逻辑细考,而非线性思考。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大前研一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家销售机器的A公司,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占有率太低”。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首先要搜集A公司及业界的资料做分析。分析之后可以知道“A公司的市场覆盖率有七成”、“A公司的竞标得标率为二成”。那么,你下一步要问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