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微信:bfzyw168 欢迎关注
  • 成功加入的圈子
  • 中、端灯具潜在问题
  • 帖子创建时间:2009-09-10  评论:1   浏览:618
  • 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城市亮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亮化是由数以亿计的若干户外照明灯具组成,占其中的大多数是大功率投光灯、LED照明灯、泛光灯,无论是电感镇流器的气体放电灯,还是电子镇流的节能灯、LED灯都是由光源、镇流器(除在户外照明中淘汰的白炽灯)和标注IP防护等级的灯壳组成,其中灯壳具有固定灯具,保护和固定光源、镇流器,防尘、防水及散热的功能,而灯壳的防水又是所有目前的生产难题,经统计大功率户外灯在一年内漏水率约2-3%,很多镇流器都是因漏水而损坏,甚至造成短路。目*般采用在灯具的下端钻孔,让漏进灯具的雨水从孔中流出。

    目前,公知的灯具散热一般都是开透气口、安装风扇等方式,虽然这样散热问题是解决了,但运转一段时间后,设备内部就会积满很多灰尘,降低了设备运转性能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等,并且此方式不适用于户外设备;如果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水气就会进入到设备内部造成线路短路或故障。

    如何彻底确解这个难题?要从灯具的漏水原因谈起,目前市场上户外大功率投光灯、LED照明灯具绝大多数为IP65,既六级防尘(微尘颗粒)多级防水(防暴雨),也有部分为IP68防护等级产品,其中防水性能上差异较大。根据经验:密封性能好的灯具在关灯后灯腔内未冷却前玻璃盖板是打不开的,密封性能差的当即可以打开,这是气密性问题,气密性差的灯原因很多,大多数是因玻璃盖板下的防水胶条处或是灯壳在压铸气孔,当然也有结构设计问题,如固定支架的螺丝孔在壳体上直接钻通。

    那是否气密性好的灯就不漏水呢?实地考察测试发现:中、高端具有IP等级要求的灯具在安装中有一道工序——壳体总成安装后全部浸水试验,但一般仍有千分之五的漏水率,而奇怪的是漏水灯具拆下来后,在不工作状态下浸水6小时居然滴水不漏,通过分析、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所有户外大功率灯具在工作过程中有呼吸作用(承受高压密封的防爆灯除外)。

    根据热力学原理,空气温度每升高1,其体积膨胀率为1/273,比如:一个普通的210W大功率泛光灯的净容积为6.6上,在20的环境下,开灯前后灯腔内温差约80,即6.6×80/273=1.9,说明工作时的灯具壳体要产生1.28个大气压,显然除防爆灯外任何户外灯的壳体、玻璃都难以承受,玻璃盖板上的内压释放后再次压紧,如强行坚固密封将可能使玻璃爆裂或壳体开裂,这就是户外灯具在开户后达到*高温前约30分钟的排气过程,此时即时下雨,雨水也难以渗进灯内,30分钟后气密性好的灯内仍持有一定的压力,灯内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弹性扣件压力的大小,当然气密性差的灯具气压早已内外平衡了,这个过程为相对平衡过程(时间*长),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雨时大时小,时下时停,灯腔内温度和压力也呈小幅度起伏,此时除气密性差的灯具外漏水概率非常小,但*重要是至今被人们忽略的*三个阶段,即吸气过程,特别是当灯熄灭雨未停时,这个过程中灯具在雨水的冲刷下降温,灯腔内温度急骤下降,产生的负压迫使防水胶条在气压作用下从弱处变形,强行吸气,而气密性差的灯具会从各个漏气地方直接吸气,这个过程是吸气过程,受吸入口位置、缝隙大小、雨量大小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对于气密性较好的灯具漏水基本集中在这个吸气过程。在灯熄灭雨未停时吸入雨水的概率为5-8%,并随使用年限增加和防水胶条老化加快而增大。

     

                                                                            奉化纹依电器连接配件厂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
    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fhwenyi  2009-09-10

    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城市亮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城市亮化是由数以亿计的若干户外照明灯具组成,占其中的大多数是大功率投光灯、LED照明灯、泛光灯,无论是电感镇流器的气体放电灯,还是电子镇流的节能灯、LED灯都是由光源、镇流器(除在户外照明中淘汰的白炽灯)和标注IP防护等级的灯壳组成,其中灯壳具有固定灯具,保护和固定光源、镇流器,防尘、防水及散热的功能,而灯壳的防水又是所有目前的生产难题,经统计大功率户外灯在一年内漏水率约2-3%,很多镇流器都是因漏水而损坏,甚至造成短路。目*般采用在灯具的下端钻孔,让漏进灯具的雨水从孔中流出。

    目前,公知的灯具散热一般都是开透气口、安装风扇等方式,虽然这样散热问题是解决了,但运转一段时间后,设备内部就会积满很多灰尘,降低了设备运转性能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等,并且此方式不适用于户外设备;如果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水气就会进入到设备内部造成线路短路或故障。

    如何彻底确解这个难题?要从灯具的漏水原因谈起,目前市场上户外大功率投光灯、LED照明灯具绝大多数为IP65,既六级防尘(微尘颗粒)多级防水(防暴雨),也有部分为IP68防护等级产品,其中防水性能上差异较大。根据经验:密封性能好的灯具在关灯后灯腔内未冷却前玻璃盖板是打不开的,密封性能差的当即可以打开,这是气密性问题,气密性差的灯原因很多,大多数是因玻璃盖板下的防水胶条处或是灯壳在压铸气孔,当然也有结构设计问题,如固定支架的螺丝孔在壳体上直接钻通。

    那是否气密性好的灯就不漏水呢?实地考察测试发现:中、高端具有IP等级要求的灯具在安装中有一道工序——壳体总成安装后全部浸水试验,但一般仍有千分之五的漏水率,而奇怪的是漏水灯具拆下来后,在不工作状态下浸水6小时居然滴水不漏,通过分析、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所有户外大功率灯具在工作过程中有呼吸作用(承受高压密封的防爆灯除外)。

    根据热力学原理,空气温度每升高1,其体积膨胀率为1/273,比如:一个普通的210W大功率泛光灯的净容积为6.6上,在20的环境下,开灯前后灯腔内温差约80,即6.6×80/273=1.9,说明工作时的灯具壳体要产生1.28个大气压,显然除防爆灯外任何户外灯的壳体、玻璃都难以承受,玻璃盖板上的内压释放后再次压紧,如强行坚固密封将可能使玻璃爆裂或壳体开裂,这就是户外灯具在开户后达到*高温前约30分钟的排气过程,此时即时下雨,雨水也难以渗进灯内,30分钟后气密性好的灯内仍持有一定的压力,灯内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弹性扣件压力的大小,当然气密性差的灯具气压早已内外平衡了,这个过程为相对平衡过程(时间*长),在这个过程中随着雨时大时小,时下时停,灯腔内温度和压力也呈小幅度起伏,此时除气密性差的灯具外漏水概率非常小,但*重要是至今被人们忽略的*三个阶段,即吸气过程,特别是当灯熄灭雨未停时,这个过程中灯具在雨水的冲刷下降温,灯腔内温度急骤下降,产生的负压迫使防水胶条在气压作用下从弱处变形,强行吸气,而气密性差的灯具会从各个漏气地方直接吸气,这个过程是吸气过程,受吸入口位置、缝隙大小、雨量大小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对于气密性较好的灯具漏水基本集中在这个吸气过程。在灯熄灭雨未停时吸入雨水的概率为5-8%,并随使用年限增加和防水胶条老化加快而增大。

     

                                                                            奉化纹依电器连接配件厂

                                                         

    0踩 回复 引用
  •  共1条 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