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一个内陆保税港落地重庆
- 帖子创建时间:2008-12-23 评论:1 浏览:634
-
全国一个内陆保税港落子重庆 两路寸滩保税港:经济增长、机制创新双引擎
保税港,将成为引发重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对外经贸系统的*工作会议上,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向外界透露,重庆申请建设内陆保税港区已经获得**文件的批准。
据本报了解,**已经于11月13日同意在重庆设立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具体的发布日期和安排还将统一安排。”重庆市*口岸管理办公室人士说,“作为配合,我们相关资料已经齐备。”
新的经济增长点,积聚周边生产要素,此番保税港落地重庆,一方面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重庆经济扩大开放,加快重庆的内陆开放建设的步伐。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分析,“少点空运,多点水陆”港区的管理和监管,重庆要探索很多。
一港两核双功能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
其中水港功能区为6平方公里,包括寸滩港、出口加工区及周边地块,空港功能区只有2.37平方公里,覆盖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及周边地块。两港在空间上有大约18公里的分离距离,空港区也是两部分。
水港和空港在功能上均规划建设业务运作区和管理服务区。
整个保税区的远期规划面积为15.16平方公里,到2013年将完成整个保税港区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重庆保税港区项目工程总体投资估算为98.93亿元。这部分资金将按35%自有资金、65%银行贷款的方式筹资建设。
而根据重庆市*测算,重庆保税港区工程预算总投资收益率为9.45%,将大于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0.6856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12.73年。
在保税港区的功能目标上,重庆方面表示分两步走:在先期,在港区内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之后,结合江北国际机场空运功能逐步扩大到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转口贸易等业务,并发展保税多式联运。
作为目前港区核心建设的寸滩港,重庆港务集团人士介绍,寸滩港区前两期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由上海港和重庆港双方各出资50%组建公司来完成。
除水港及空港功能区外,重庆还在重庆北站将适时建立铁路保税功能区,相关铁路枢纽线路正在推进搭建之中。
港区辐射效应
“重庆设立保税港区,除*给的定位以外,有其自身特殊的情况。”梅新育说,“市情复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又是老工业基地之一。”
按照*对重庆的部署,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仅靠重庆自身的发展很难完成,必须要靠外来因素刺激和*政策支持。”重庆经济信息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
“实际上,重庆工业基础可以,但面临的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分析,“保税港落地能促使重庆引资增加和加速产业转型,而且这也是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关键是除重庆的企业外,整个西部都将因此而获利。据测算,保税港区设立,将带动和推动以重庆为圆心、半径500公里、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来自周边省的外贸集装箱,已占据重庆港集装箱总量的一半。
港区带动机制创新
相较于其他七个保税港区,重庆保税港区的*大特点在于,地处西部内陆。在口岸业务管理和监管上,这对重庆方面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
“*管理方式国际化,港区办事效率,周边商务配套服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蒲勇健说。
在港口作业方面,根据货物本身的特点和重庆港口群布局限制因素,港口将会被划分为几个较为相对独立的的装卸生产单位;空运功能方面,用来引导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尽量向港区内聚集的针对性政策将被制定;报税多式联运上,相关设施将被相继建设,用来打通空间连接,建立三区一体的快速转货模式。
“至于对外贸易和出口加工,重庆之前试点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很久,问题不大。”重庆口岸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说。
考虑到空港和水港之间以及水港本身的距离间隔问题,该人士介绍,会根据货运情况分期建设和解决。
在具体做法上,鉴于目前往返两区的货运量相对较少,两者无缝链接主要采用集装箱海关监管车的形式,并配合相关电子技术进行管理;空港两块之间,会考虑建设平面围网封闭的*通道。远期货运量增加,会建立专门的封闭通道,比如立交或者是地下隧道。
之前,重庆海关在前期研究时,已经形成《重庆海关关于做好保税港区设立后长江内支线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赴上海海关协调海关监管和商讨解决办法。
该办法包括,在货物上,封闭式管理的前提下,实行“集中通关、按质分流”的通关方式。区内货物自由流转,区区联动保税监管。对于两区内的货物,则采取“一次申报通关,卡口联动放行”。
“即便如此,长江航道运行本身因素也会影响通关的效率,因为江上很多修建了桥和水坝。”蒲勇健说,“高效大通关本身就是一个各方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fhxgjys 2008-12-23楼 0踩 0赞 回复 引用
全国一个内陆保税港落子重庆 两路寸滩保税港:经济增长、机制创新双引擎
保税港,将成为引发重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对外经贸系统的*工作会议上,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向外界透露,重庆申请建设内陆保税港区已经获得**文件的批准。
据本报了解,**已经于11月13日同意在重庆设立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具体的发布日期和安排还将统一安排。”重庆市*口岸管理办公室人士说,“作为配合,我们相关资料已经齐备。”
新的经济增长点,积聚周边生产要素,此番保税港落地重庆,一方面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重庆经济扩大开放,加快重庆的内陆开放建设的步伐。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分析,“少点空运,多点水陆”港区的管理和监管,重庆要探索很多。
一港两核双功能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采取“水港+空港”的模式,组建一个“一区双功能”的内陆型保税港区。
其中水港功能区为6平方公里,包括寸滩港、出口加工区及周边地块,空港功能区只有2.37平方公里,覆盖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及周边地块。两港在空间上有大约18公里的分离距离,空港区也是两部分。
水港和空港在功能上均规划建设业务运作区和管理服务区。
整个保税区的远期规划面积为15.16平方公里,到2013年将完成整个保税港区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重庆保税港区项目工程总体投资估算为98.93亿元。这部分资金将按35%自有资金、65%银行贷款的方式筹资建设。
而根据重庆市*测算,重庆保税港区工程预算总投资收益率为9.45%,将大于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0.6856亿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12.73年。
在保税港区的功能目标上,重庆方面表示分两步走:在先期,在港区内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之后,结合江北国际机场空运功能逐步扩大到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转口贸易等业务,并发展保税多式联运。
作为目前港区核心建设的寸滩港,重庆港务集团人士介绍,寸滩港区前两期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由上海港和重庆港双方各出资50%组建公司来完成。
除水港及空港功能区外,重庆还在重庆北站将适时建立铁路保税功能区,相关铁路枢纽线路正在推进搭建之中。
港区辐射效应
“重庆设立保税港区,除*给的定位以外,有其自身特殊的情况。”梅新育说,“市情复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又是老工业基地之一。”
按照*对重庆的部署,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仅靠重庆自身的发展很难完成,必须要靠外来因素刺激和*政策支持。”重庆经济信息研究院院长易小光说。
“实际上,重庆工业基础可以,但面临的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蒲勇健分析,“保税港落地能促使重庆引资增加和加速产业转型,而且这也是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关键是除重庆的企业外,整个西部都将因此而获利。据测算,保税港区设立,将带动和推动以重庆为圆心、半径500公里、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经济发展。目前,来自周边省的外贸集装箱,已占据重庆港集装箱总量的一半。
港区带动机制创新
相较于其他七个保税港区,重庆保税港区的*大特点在于,地处西部内陆。在口岸业务管理和监管上,这对重庆方面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
“*管理方式国际化,港区办事效率,周边商务配套服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蒲勇健说。
在港口作业方面,根据货物本身的特点和重庆港口群布局限制因素,港口将会被划分为几个较为相对独立的的装卸生产单位;空运功能方面,用来引导相关企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尽量向港区内聚集的针对性政策将被制定;报税多式联运上,相关设施将被相继建设,用来打通空间连接,建立三区一体的快速转货模式。
“至于对外贸易和出口加工,重庆之前试点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很久,问题不大。”重庆口岸管理办公室有关人士说。
考虑到空港和水港之间以及水港本身的距离间隔问题,该人士介绍,会根据货运情况分期建设和解决。
在具体做法上,鉴于目前往返两区的货运量相对较少,两者无缝链接主要采用集装箱海关监管车的形式,并配合相关电子技术进行管理;空港两块之间,会考虑建设平面围网封闭的*通道。远期货运量增加,会建立专门的封闭通道,比如立交或者是地下隧道。
之前,重庆海关在前期研究时,已经形成《重庆海关关于做好保税港区设立后长江内支线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赴上海海关协调海关监管和商讨解决办法。
该办法包括,在货物上,封闭式管理的前提下,实行“集中通关、按质分流”的通关方式。区内货物自由流转,区区联动保税监管。对于两区内的货物,则采取“一次申报通关,卡口联动放行”。
“即便如此,长江航道运行本身因素也会影响通关的效率,因为江上很多修建了桥和水坝。”蒲勇健说,“高效大通关本身就是一个各方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