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高油价?
- 帖子创建时间:2008-09-08 评论:1 浏览:887
-
作为世界*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如何应对高价能源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探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求索应对油**位震荡的*佳途径。
完善定价机制:解决油价市场化问题
我国早已明确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能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
国家**能源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尚待完善,一方面无法有效地反映国内石油的供求关系,同时也不利于节能降耗。他认为,依靠低价能源发展经济的阶段已经过去。从长期看,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仅能够降低价格扭曲导致的短缺风险,保证供应,而且有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有资料显示,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15%,全年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合计约1.81亿吨,外汇支出819.62亿美元。虽然我国对成品油、电力、煤炭价格实施管制或价格干预,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不能顺畅地传导到下游产品,但价格的不到位影响了能源生产,导致供应紧张,也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受严峻的能源供需形势、国际油**涨带动替代能源价格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今年也持续高位运行。
今年6月20日,我国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对此,国家**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适当上调油价,能及时疏导价格矛盾,有利于提高国内成品油供给能力,**市场供应,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周大地认为,此次上调油价是我国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改革的重要一步,很及时,也有一定力度,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低价不利于推动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
**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也给予正面肯定,这些举措对于逐步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供应,进一步抑制不合理需求,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从长远看,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石油储备:着眼长期能源安全战略
从1993年开始,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1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高达6490万吨。几年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大石油消费国。
国家**能源所能源姜鑫民指出,建立石油储备能够应对紧急状况下的石油供应中断,同时抑制油价剧烈波动。一般来说,战略石油储备主要用于应付紧急情况,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初期可以稳定市场,向市场投放储备石油后,则可直接弥补供应不足。另外,在平时,当发生国际纠纷或产油国有意减少供应时,可起到稳定市场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剧烈波动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韩大匡院士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石油消费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虽然在勘探和开发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石油储量和产量怎么也赶不上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石油生产总量只能满足53%的供应需求,47%来自进口。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面前,能源安全问题愈发**。所谓能源安全,实际上就是石油安全。虽然我国主要能源来自煤炭,但煤炭主要是自己生产自己用了,所以对煤炭来说安全问题就不那么**。而石油则不同,47%的消费量来自进口,接近一半,而且会越来越大,一旦发生突发事情,那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如何确保我国石油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石油的进口途径问题。我国进来的石油50%依靠中东,而85%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万一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势必造成巨大的冲击。
令人欣慰的是,自2003年起,我国已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建设*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国家**负责人称,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过30天原油进口量。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作为我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将承担起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规范石油储备运作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能源合作:拓宽海外石油来源渠道
我国现在每年约3.5亿吨的石油需求中,有一半需要靠进口解决,我国国内石油需求的85%需要依赖进口,未来我国的能源安全也将越来越依赖于海外能源战略的布局。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依然走的是单一的和**的海上运输路线,以及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做法。
提出,我国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一方面通过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即贸易油,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长期的石油生产基地,稳定地获取份额油。
2004年被称为中国能源外交的元年。我国与俄罗斯、伊朗以及非洲几个国家分别就能源合作进行了商讨和对话,并签署了一系列的能源协议,全面开启了我国能源外交之路。此后,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主要集中于在周边广泛开辟能源新路,建立新的能源渠道,以及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与他国寻求能源合作。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能源局已参与了14个多边合作机制、34个双边合作机制。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西起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镇、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的中哈原油管道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5年底建成,去年已向中国*山子供油接近500万吨。今年7月,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段也正式开工建设。另外,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台100万千瓦机组已经顺利投运将近1年。
国家**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表示,中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能源的发展将给**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给国际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发与节约并举:有效改变能源短缺现状
指出,我国石油资源仍有一定的潜力,经过努力可以基本实现国内的供需平衡。对于国内石油资源,要实行经济开采,必须要考虑成本。
高油价是福还是祸?韩大匡院士说,从一分为二的观点出发,高油价也是一种机遇,将为我们应用各种成本还比较高的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有效开发难采储量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他说,要充分发挥国内石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把功夫下在提高采收率上,准确量化剩余油分布,分散中找富集,分别治理,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提高老油田二次开发效果,尽量多增加石油供应。
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石油等能源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以来,这一问题尤显**,进一步引发了我国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据悉,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平均水平低15%至20%。有关部门估算,如果我国汽车燃油能耗赶上欧洲平均水平,那么,一年可以节约大约2000万吨成品油,价值至少1000亿元人民币。
国家**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说,节油是节能的一部分,在国际油**位运行、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较快的背景下,将节油**强调出来,说明我国将从着力转变能源消费模式入手应对高油价,节油工作将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对于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韩文科表示,交通节油不仅要从用车结构上做文章,还应从用油需求上加强引导,这需要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并适时推出燃油税。
周大地强调,实现交通运输节油,在运输系统优化上大有文章可做。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轨道交通和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建设方面有所落后,煤炭等大宗货物通过高速公路运输等低效运输方式仍大行其道。城市私家车迅速增长的同时,公共轨道交通相对滞后造成的低效拥堵已成为困扰一些城市发展的难题。周大地说,加快发展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是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方向,这不但有宏观节能效果,而且可以拉动新的产业。他表示,我国*号召全民节能,并提出进一步节油节电,既明确了政策的方向,又从细微处入手,强调从*行为做起,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心。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tianjieco 2008-09-08楼 0踩 0赞 回复 引用
作为世界*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如何应对高价能源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探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求索应对油**位震荡的*佳途径。
完善定价机制:解决油价市场化问题
我国早已明确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能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
国家**能源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尚待完善,一方面无法有效地反映国内石油的供求关系,同时也不利于节能降耗。他认为,依靠低价能源发展经济的阶段已经过去。从长期看,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仅能够降低价格扭曲导致的短缺风险,保证供应,而且有利于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有资料显示,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15%,全年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合计约1.81亿吨,外汇支出819.62亿美元。虽然我国对成品油、电力、煤炭价格实施管制或价格干预,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不能顺畅地传导到下游产品,但价格的不到位影响了能源生产,导致供应紧张,也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受严峻的能源供需形势、国际油**涨带动替代能源价格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今年也持续高位运行。
今年6月20日,我国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对此,国家**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适当上调油价,能及时疏导价格矛盾,有利于提高国内成品油供给能力,**市场供应,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周大地认为,此次上调油价是我国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改革的重要一步,很及时,也有一定力度,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源低价不利于推动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
**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也给予正面肯定,这些举措对于逐步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供应,进一步抑制不合理需求,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从长远看,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石油储备:着眼长期能源安全战略
从1993年开始,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1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高达6490万吨。几年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大石油消费国。
国家**能源所能源姜鑫民指出,建立石油储备能够应对紧急状况下的石油供应中断,同时抑制油价剧烈波动。一般来说,战略石油储备主要用于应付紧急情况,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初期可以稳定市场,向市场投放储备石油后,则可直接弥补供应不足。另外,在平时,当发生国际纠纷或产油国有意减少供应时,可起到稳定市场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剧烈波动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韩大匡院士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石油消费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虽然在勘探和开发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石油储量和产量怎么也赶不上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石油生产总量只能满足53%的供应需求,47%来自进口。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面前,能源安全问题愈发**。所谓能源安全,实际上就是石油安全。虽然我国主要能源来自煤炭,但煤炭主要是自己生产自己用了,所以对煤炭来说安全问题就不那么**。而石油则不同,47%的消费量来自进口,接近一半,而且会越来越大,一旦发生突发事情,那将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如何确保我国石油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石油的进口途径问题。我国进来的石油50%依靠中东,而85%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万一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势必造成巨大的冲击。
令人欣慰的是,自2003年起,我国已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建设*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国家**负责人称,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过30天原油进口量。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作为我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将承担起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规范石油储备运作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开展能源合作:拓宽海外石油来源渠道
我国现在每年约3.5亿吨的石油需求中,有一半需要靠进口解决,我国国内石油需求的85%需要依赖进口,未来我国的能源安全也将越来越依赖于海外能源战略的布局。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依然走的是单一的和**的海上运输路线,以及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做法。
提出,我国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一方面通过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即贸易油,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长期的石油生产基地,稳定地获取份额油。
2004年被称为中国能源外交的元年。我国与俄罗斯、伊朗以及非洲几个国家分别就能源合作进行了商讨和对话,并签署了一系列的能源协议,全面开启了我国能源外交之路。此后,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主要集中于在周边广泛开辟能源新路,建立新的能源渠道,以及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与他国寻求能源合作。据了解,截至目前,国家能源局已参与了14个多边合作机制、34个双边合作机制。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西起哈萨克斯坦阿塔苏镇、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的中哈原油管道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5年底建成,去年已向中国*山子供油接近500万吨。今年7月,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段也正式开工建设。另外,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的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台100万千瓦机组已经顺利投运将近1年。
国家**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表示,中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能源的发展将给**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给国际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世界能源安全与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发与节约并举:有效改变能源短缺现状
指出,我国石油资源仍有一定的潜力,经过努力可以基本实现国内的供需平衡。对于国内石油资源,要实行经济开采,必须要考虑成本。
高油价是福还是祸?韩大匡院士说,从一分为二的观点出发,高油价也是一种机遇,将为我们应用各种成本还比较高的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有效开发难采储量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他说,要充分发挥国内石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把功夫下在提高采收率上,准确量化剩余油分布,分散中找富集,分别治理,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提高老油田二次开发效果,尽量多增加石油供应。
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石油等能源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以来,这一问题尤显**,进一步引发了我国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据悉,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平均水平低15%至20%。有关部门估算,如果我国汽车燃油能耗赶上欧洲平均水平,那么,一年可以节约大约2000万吨成品油,价值至少1000亿元人民币。
国家**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说,节油是节能的一部分,在国际油**位运行、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较快的背景下,将节油**强调出来,说明我国将从着力转变能源消费模式入手应对高油价,节油工作将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对于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韩文科表示,交通节油不仅要从用车结构上做文章,还应从用油需求上加强引导,这需要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并适时推出燃油税。
周大地强调,实现交通运输节油,在运输系统优化上大有文章可做。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轨道交通和铁路综合运输能力建设方面有所落后,煤炭等大宗货物通过高速公路运输等低效运输方式仍大行其道。城市私家车迅速增长的同时,公共轨道交通相对滞后造成的低效拥堵已成为困扰一些城市发展的难题。周大地说,加快发展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是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方向,这不但有宏观节能效果,而且可以拉动新的产业。他表示,我国*号召全民节能,并提出进一步节油节电,既明确了政策的方向,又从细微处入手,强调从*行为做起,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