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微信:bfzyw168 欢迎关注
  • 成功加入的圈子
  • 家用纺织品的防螨整理技术开发
  • 帖子创建时间:2012-03-23  评论:1   浏览:2435
  • 张亚楠  王兴福  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织物防螨抗菌后整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织物功能整理技术,它有效的控制螨虫和细菌对人类的危害,清洁居住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所以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字:螨虫,防螨整理

    一、           前言

    在当今科技发展的今天,消费者选购纺织品的观念急剧转变,健康、环保、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绿色健康服装、床品已成为市场的新宠,成为人们居家消费的可以选择。近几年来,由于螨虫引起的疾病在各种媒体中被大量提及,使得螨虫危害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冬天气候非常干燥,特别是在北方,水分更是十分**,人们的皮肤就会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中,于是便有可能产生大量的皮脂、皮屑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正好可以为螨虫提供十分丰富的食物来源。螨虫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如在空气、灰尘中都可以含有螨虫及它的分泌物,它会引起一些过敏性疾病,居室中的尘螨可以使人患哮喘病、支气管炎、肾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等;而粉螨能引起肠螨症和肺螨症。此外,还有甜食螨,可使人患上各种各样病态反应性疾病。织物防螨抗菌后整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织物功能整理技术,它有效的控制螨虫和细菌对人类的危害,清洁居住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所以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有广阔的前景。

    防螨抗菌整理是用防螨抗菌剂处理织物,从而获得防螨、抗菌、防霉、除臭、保持纺织品清洁卫生的加工工艺。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织物清洁,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安全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织物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防螨抗菌整理织物可广泛用于人们的内衣、运动衣、袜子、鞋用布、尿布、医院、宾馆、家庭的床单、被套、毛毯、毛巾、浴巾、装饰织物、地毯、医疗和食品服务行业的工作服以及的服装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是现代医学、精细化工与染整新技术相结合的边缘技术。其关键问题是从化工方面如何进行抗菌防螨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从医学方面要研究该防螨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等;从染整方面要解决防螨抗菌剂和纤维的结合以及各项牢度、强力、白度和透气性等。

    二、防螨整理剂的选择

    纺织品防螨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杀灭螨虫,本方法是重要的防螨措施,即应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螨虫杀灭。物理方法如日晒、加热、电磁波、红外线等法可使织物干燥,破坏螨虫的生活条件,使螨虫死亡。化学杀螨法,如使用除虫菊提取物、异冰片、脱氢醋酸、芳香族碳酸酯、苯基酰胺、二苯基醚等。二是驱避螨虫,即使用驱避剂将螨虫驱走,这是一些带有螨虫害怕的气味或味道的物质。驱避螨虫有触觉、嗅觉、味觉驱避之分。无机驱避剂是通过接触,作用于螨虫的神经系统,而甲苯酰胺系驱避剂是通过气化,作用于螨虫嗅觉器官。**酸等则通过味觉驱避螨虫。但较多的驱避螨虫的方法是应用嗅觉与味觉的复合作用。各种驱避剂对驱避螨虫的效果不同,其驱避螨虫效果的大小顺序如下:酰胺、亚胺>酯、内酯 = 醇、苯酚>醚、缩醛>酸>酐>卤化物 = 硝基化合物>胺、氰等。三是阻断螨虫。阻断法是采用致密的织物不让螨虫通过,也有些情况是使用驱避剂进一步强化这种阻断效果。

    此外,由于杀虫剂杀死的害虫遗骸,也是过敏反应变应原,所以驱避机理具有较大优点。在这类强调驱避性能的防螨加工剂中,主要有酰胺系化合物、硫氰酸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冰片衍生物系列以及除虫菊提取物、桉树油、柿涩等植物性物质,这些防螨助剂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对尘螨有高度的驱避性能;

    2.    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适应于常规染整工艺;

    3.    与其它助剂的配伍性好;

    4.    不降低织物的强力、手感、吸湿性、透气性等物理指标;

        3. 无臭味,加工后无色变现象;

        4. 耐久性好;

    5. 安全性高,对人体无毒,尤其是对有变异性体质的人群和婴幼儿的皮肤刺激性为阴性。

    6. 是采用纳米微胶囊技术生产的高效防螨整理,并采用特种交联技术使防螨整理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膜,从而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达到持久、快速、高效的防螨效果。

    三、防螨纺织品的生产

    1、防螨整理剂

    防螨整理剂主要用于防螨后整理的方法中。这种方法是将防螨整理剂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从而达到防螨效果。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技术,其实施方法有喷淋、浸轧、涂层等,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防螨整理剂的选择和整理剂的配制。该方法*有效的途径是将防螨剂制成纳米微胶囊,通过树脂等成膜材料可以与织物结合,也可将防螨剂加入涂层浆中用于织物的涂层。

    选用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进行整理可以取得较好的防螨虫效果。

    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广谱高效的防螨抗菌性和优异的耐洗涤性。SCJ-998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适用于棉、麻、丝、毛、涤棉、锦纶、腈纶、粘纤等织物的防螨抗菌整理。SCJ-998的主要成分是带有活性基团和吡卜酰胺结构的氯苯咪唑类高分子化合物和以拟除虫菊类化合物为主的*细微胶囊,SCJ-998上带有的活性基团可与纤维上的-OH-NH-形成共价键,使防螨抗菌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洗涤性;SCJ-998带有的抗菌基团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胞浆物外漏,也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造成菌体内核蛋白体的耗尽,从而导致细菌死亡;SCJ-998带有的抗菌基团还选择性地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重要物质流失,而使真菌死亡。同时SCJ-998在织物表面形成防虫药膜,对螨虫等具有高效、快速的驱避防虫效果。

        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 SCJ-998ASCJ-998BSCJ-998C三组分构成,其中SCJ-998A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可溶于冷水,PH6-7SCJ-998B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可扩散于水中,PH7-8SCJ-998C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可溶解于水中,PH5-6(10%水溶液)。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使用浓度时,不易燃、不易爆、对人体无毒。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对织物的白度、色光、强力、手感和透汽性无不良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国内外卫生单位测试应用证明:SCJ-998防螨抗菌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明显的防螨、抗菌、防臭、防霉、止痒作用,对尘螨的驱避率高达99%,可以完全杀灭接触织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国内流行株)、淋球菌(国际标准耐药株)、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蜡状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洗涤100次后抑菌率仍达99.95%以上;防螨抗菌整理织物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无毒,穿着舒适。能有效地预防哮喘、沙眼、结膜炎、淋病、宫颈炎、*腺炎、呼吸器官感染等疾病的传染,对防治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骚痒有显著效果。

    2、防螨纺织品的生产实例

    2.1 实验器材

    轧车,烘箱

    2.2 实验药品

    抗菌防螨整理剂SCJ998(由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3机织物的抗菌防螨加工

    2.3.1.织物:40×40  110×90  230cm  纯棉漂白平布

             42/2×21  86×64  91cm  涤棉浅兰府绸

    2.3.2 工艺配方

    SCJ-998A   50/

    SCJ-998B   20/

    SCJ-998C   20/

    2.3.3工艺流程:前处理、漂染→浸轧防螨抗菌溶液(轧液率70%)→烘干(80-100)→拉幅(150×30秒)→成品。

    对于毛巾、针织物等也可采用浸渍→脱水→烘干的加工方法。

    防螨抗菌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外观洁白、色光鲜艳、物理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3、螨虫趋避效果性能测试

    3.1 螨虫趋避效果的测定

    织物经处理后,运用大阪府立公共卫生研究所法来测定防螨效果如何。将七只塑料皿(内径4cm 0.6cm)按图所示摆放,要保证七只皿的皿壁相互接触,然后放在粘胶硬纸板上使其位置得以固定。在周围6只皿内间隔放置经过防螨处理和未经防螨处理(对照)的待测纤维或织物,使其铺满皿底并达约0.4cm厚,其上各放一直径约2cm的绵纸片,纸片上面各放试虫饲料0.05g。在中心皿中放入试虫约5000只。将上述硬质纸板放进大小适中的平底容器中的架条上,如下图所示,在平底容器底部存有饱和食盐水充分浸润的脱脂棉,架条放在脱脂棉上,防止硬质纸板受潮,然后将容器盖好。平底容器放迸25的恒温箱中,使容器内保持25l℃,相对湿度为75%,培养24h。恒温处理后,取出周围的六只培皿,然后用食盐水浮游法,分别测定其螨虫数,再按下式计算其驱避率。

    驱避率 =  [1-(整理试样上的螨虫总数/未整理试样上的螨虫总数)]×*

    经测定后,对尘螨的驱避率*高可达99%另外还对其耐洗性及安全性进行了测试。

    3.2 耐洗性测试

    1 试验布驱避螨虫效果的耐久性 (大阪府法)

    整理后

    防螨整理试样

    99

    经家庭洗涤

    10次后

    86.4

    15次后

    84.3

    20次后

    73.5

    经干洗

    5次后

    95.8

    10次后

    93.7

    20次后

    89.3

    经机晒

    40小时

    97.3

    80小时

    93.1

    经氯漂

    10ppm

    94.2

    20ppm

    90.6

    3.3 安全性测试

    2 抗菌防螨整理剂安全性测试

    急性

    口服

    毒性

    1.大白鼠LD5

    8.6 g/ 

    2.小鼠   LD50

    6.2 g/

    3. 豚鼠    LD50

    8.6 g/

    4.无作用量

    0.40.8 g/

    经皮

    l.     LD50

    5.8 g/

    2.豚鼠无作用量

    0.5 g/

    吸入

    l.小鼠     LD50

    4890 mg/

    2.大白鼠   LD50

    751O mg/

    静脉

    l.      LD50

    0.1 g/

    腹腔内

    1.小鼠    LD50

    2749 mg/

    2.大白鼠  LD50

    5058 mg/

    变异性

    l.微生物变异性

    阴性

    2.诱发染色体异状

    阴性

    四、结果与讨论

    为了保证纺织物经防螨处理后,其强力、色光、手感及透汽性等品质不受影响,经过多次试验,寻得*佳工艺流程及整理剂的用量,另外为了兼顾到防螨效果和成本,应采用轧余率为70%为佳。通过各方面检测可看出,本试验中经过防螨处理的织物有仅具有良好的防螨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此防螨工艺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承淑,商承杰. 防螨抗菌织物的研究[J]. 纺织导报,2000,(1):2628.

    [2] 欧阳燕,张淑芳,李宁.Amicor防螨抗菌床上用品织物的染整工艺[J]. 印染,2002,(7)28-29.

    [3] 赵家祥.日本防螨织物的发展综述[J].印染, 2001,(2):1218.

    [4] 杨栋梁. 纺织品的防螨虫整理[J].全国染整新技术协作网简讯,( 10): 18.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
    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miuhoo0721  2012-03-23

    张亚楠  王兴福  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织物防螨抗菌后整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织物功能整理技术,它有效的控制螨虫和细菌对人类的危害,清洁居住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所以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字:螨虫,防螨整理

    一、           前言

    在当今科技发展的今天,消费者选购纺织品的观念急剧转变,健康、环保、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绿色健康服装、床品已成为市场的新宠,成为人们居家消费的可以选择。近几年来,由于螨虫引起的疾病在各种媒体中被大量提及,使得螨虫危害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冬天气候非常干燥,特别是在北方,水分更是十分**,人们的皮肤就会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中,于是便有可能产生大量的皮脂、皮屑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正好可以为螨虫提供十分丰富的食物来源。螨虫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如在空气、灰尘中都可以含有螨虫及它的分泌物,它会引起一些过敏性疾病,居室中的尘螨可以使人患哮喘病、支气管炎、肾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等;而粉螨能引起肠螨症和肺螨症。此外,还有甜食螨,可使人患上各种各样病态反应性疾病。织物防螨抗菌后整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织物功能整理技术,它有效的控制螨虫和细菌对人类的危害,清洁居住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所以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该有广阔的前景。

    防螨抗菌整理是用防螨抗菌剂处理织物,从而获得防螨、抗菌、防霉、除臭、保持纺织品清洁卫生的加工工艺。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织物清洁,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安全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织物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防螨抗菌整理织物可广泛用于人们的内衣、运动衣、袜子、鞋用布、尿布、医院、宾馆、家庭的床单、被套、毛毯、毛巾、浴巾、装饰织物、地毯、医疗和食品服务行业的工作服以及的服装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是现代医学、精细化工与染整新技术相结合的边缘技术。其关键问题是从化工方面如何进行抗菌防螨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从医学方面要研究该防螨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等;从染整方面要解决防螨抗菌剂和纤维的结合以及各项牢度、强力、白度和透气性等。

    二、防螨整理剂的选择

    纺织品防螨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杀灭螨虫,本方法是重要的防螨措施,即应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螨虫杀灭。物理方法如日晒、加热、电磁波、红外线等法可使织物干燥,破坏螨虫的生活条件,使螨虫死亡。化学杀螨法,如使用除虫菊提取物、异冰片、脱氢醋酸、芳香族碳酸酯、苯基酰胺、二苯基醚等。二是驱避螨虫,即使用驱避剂将螨虫驱走,这是一些带有螨虫害怕的气味或味道的物质。驱避螨虫有触觉、嗅觉、味觉驱避之分。无机驱避剂是通过接触,作用于螨虫的神经系统,而甲苯酰胺系驱避剂是通过气化,作用于螨虫嗅觉器官。**酸等则通过味觉驱避螨虫。但较多的驱避螨虫的方法是应用嗅觉与味觉的复合作用。各种驱避剂对驱避螨虫的效果不同,其驱避螨虫效果的大小顺序如下:酰胺、亚胺>酯、内酯 = 醇、苯酚>醚、缩醛>酸>酐>卤化物 = 硝基化合物>胺、氰等。三是阻断螨虫。阻断法是采用致密的织物不让螨虫通过,也有些情况是使用驱避剂进一步强化这种阻断效果。

    此外,由于杀虫剂杀死的害虫遗骸,也是过敏反应变应原,所以驱避机理具有较大优点。在这类强调驱避性能的防螨加工剂中,主要有酰胺系化合物、硫氰酸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冰片衍生物系列以及除虫菊提取物、桉树油、柿涩等植物性物质,这些防螨助剂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对尘螨有高度的驱避性能;

    2.    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适应于常规染整工艺;

    3.    与其它助剂的配伍性好;

    4.    不降低织物的强力、手感、吸湿性、透气性等物理指标;

        3. 无臭味,加工后无色变现象;

        4. 耐久性好;

    5. 安全性高,对人体无毒,尤其是对有变异性体质的人群和婴幼儿的皮肤刺激性为阴性。

    6. 是采用纳米微胶囊技术生产的高效防螨整理,并采用特种交联技术使防螨整理剂能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弹性膜,从而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达到持久、快速、高效的防螨效果。

    三、防螨纺织品的生产

    1、防螨整理剂

    防螨整理剂主要用于防螨后整理的方法中。这种方法是将防螨整理剂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从而达到防螨效果。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技术,其实施方法有喷淋、浸轧、涂层等,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防螨整理剂的选择和整理剂的配制。该方法*有效的途径是将防螨剂制成纳米微胶囊,通过树脂等成膜材料可以与织物结合,也可将防螨剂加入涂层浆中用于织物的涂层。

    选用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的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进行整理可以取得较好的防螨虫效果。

    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广谱高效的防螨抗菌性和优异的耐洗涤性。SCJ-998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适用于棉、麻、丝、毛、涤棉、锦纶、腈纶、粘纤等织物的防螨抗菌整理。SCJ-998的主要成分是带有活性基团和吡卜酰胺结构的氯苯咪唑类高分子化合物和以拟除虫菊类化合物为主的*细微胶囊,SCJ-998上带有的活性基团可与纤维上的-OH-NH-形成共价键,使防螨抗菌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洗涤性;SCJ-998带有的抗菌基团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细胞内的胞浆物外漏,也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造成菌体内核蛋白体的耗尽,从而导致细菌死亡;SCJ-998带有的抗菌基团还选择性地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重要物质流失,而使真菌死亡。同时SCJ-998在织物表面形成防虫药膜,对螨虫等具有高效、快速的驱避防虫效果。

        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 SCJ-998ASCJ-998BSCJ-998C三组分构成,其中SCJ-998A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可溶于冷水,PH6-7SCJ-998B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可扩散于水中,PH7-8SCJ-998C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可溶解于水中,PH5-6(10%水溶液)。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使用浓度时,不易燃、不易爆、对人体无毒。防螨抗菌整理剂SCJ-998对织物的白度、色光、强力、手感和透汽性无不良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家国内外卫生单位测试应用证明:SCJ-998防螨抗菌整理后的织物具有明显的防螨、抗菌、防臭、防霉、止痒作用,对尘螨的驱避率高达99%,可以完全杀灭接触织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国内流行株)、淋球菌(国际标准耐药株)、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蜡状芽胞杆菌、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洗涤100次后抑菌率仍达99.95%以上;防螨抗菌整理织物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对人体无毒,穿着舒适。能有效地预防哮喘、沙眼、结膜炎、淋病、宫颈炎、*腺炎、呼吸器官感染等疾病的传染,对防治脚癣、股癣、湿疹、疖痈、汗臭、脚臭、皮肤骚痒有显著效果。

    2、防螨纺织品的生产实例

    2.1 实验器材

    轧车,烘箱

    2.2 实验药品

    抗菌防螨整理剂SCJ998(由北京洁尔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3机织物的抗菌防螨加工

    2.3.1.织物:40×40  110×90  230cm  纯棉漂白平布

             42/2×21  86×64  91cm  涤棉浅兰府绸

    2.3.2 工艺配方

    SCJ-998A   50/

    SCJ-998B   20/

    SCJ-998C   20/

    2.3.3工艺流程:前处理、漂染→浸轧防螨抗菌溶液(轧液率70%)→烘干(80-100)→拉幅(150×30秒)→成品。

    对于毛巾、针织物等也可采用浸渍→脱水→烘干的加工方法。

    防螨抗菌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外观洁白、色光鲜艳、物理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3、螨虫趋避效果性能测试

    3.1 螨虫趋避效果的测定

    织物经处理后,运用大阪府立公共卫生研究所法来测定防螨效果如何。将七只塑料皿(内径4cm 0.6cm)按图所示摆放,要保证七只皿的皿壁相互接触,然后放在粘胶硬纸板上使其位置得以固定。在周围6只皿内间隔放置经过防螨处理和未经防螨处理(对照)的待测纤维或织物,使其铺满皿底并达约0.4cm厚,其上各放一直径约2cm的绵纸片,纸片上面各放试虫饲料0.05g。在中心皿中放入试虫约5000只。将上述硬质纸板放进大小适中的平底容器中的架条上,如下图所示,在平底容器底部存有饱和食盐水充分浸润的脱脂棉,架条放在脱脂棉上,防止硬质纸板受潮,然后将容器盖好。平底容器放迸25的恒温箱中,使容器内保持25l℃,相对湿度为75%,培养24h。恒温处理后,取出周围的六只培皿,然后用食盐水浮游法,分别测定其螨虫数,再按下式计算其驱避率。

    驱避率 =  [1-(整理试样上的螨虫总数/未整理试样上的螨虫总数)]×*

    经测定后,对尘螨的驱避率*高可达99%另外还对其耐洗性及安全性进行了测试。

    3.2 耐洗性测试

    1 试验布驱避螨虫效果的耐久性 (大阪府法)

    整理后

    防螨整理试样

    99

    经家庭洗涤

    10次后

    86.4

    15次后

    84.3

    20次后

    73.5

    经干洗

    5次后

    95.8

    10次后

    93.7

    20次后

    89.3

    经机晒

    40小时

    97.3

    80小时

    93.1

    经氯漂

    10ppm

    94.2

    20ppm

    90.6

    3.3 安全性测试

    2 抗菌防螨整理剂安全性测试

    急性

    口服

    毒性

    1.大白鼠LD5

    8.6 g/ 

    2.小鼠   LD50

    6.2 g/

    3. 豚鼠    LD50

    8.6 g/

    4.无作用量

    0.40.8 g/

    经皮

    l.     LD50

    5.8 g/

    2.豚鼠无作用量

    0.5 g/

    吸入

    l.小鼠     LD50

    4890 mg/

    2.大白鼠   LD50

    751O mg/

    静脉

    l.      LD50

    0.1 g/

    腹腔内

    1.小鼠    LD50

    2749 mg/

    2.大白鼠  LD50

    5058 mg/

    变异性

    l.微生物变异性

    阴性

    2.诱发染色体异状

    阴性

    四、结果与讨论

    为了保证纺织物经防螨处理后,其强力、色光、手感及透汽性等品质不受影响,经过多次试验,寻得*佳工艺流程及整理剂的用量,另外为了兼顾到防螨效果和成本,应采用轧余率为70%为佳。通过各方面检测可看出,本试验中经过防螨处理的织物有仅具有良好的防螨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安全性。事实证明此防螨工艺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承淑,商承杰. 防螨抗菌织物的研究[J]. 纺织导报,2000,(1):2628.

    [2] 欧阳燕,张淑芳,李宁.Amicor防螨抗菌床上用品织物的染整工艺[J]. 印染,2002,(7)28-29.

    [3] 赵家祥.日本防螨织物的发展综述[J].印染, 2001,(2):1218.

    [4] 杨栋梁. 纺织品的防螨虫整理[J].全国染整新技术协作网简讯,( 10): 18.

     

    0踩 回复 引用
  •  共1条 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