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微信:bfzyw168 欢迎关注
  • 成功加入的圈子
  • X20CrMoV121(F12)钢属于马氏体型耐热钢,它是珠光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之间*适宜的钢种。但是这种钢的焊接性能较差,焊件的壁厚越厚,刚性越大,则越难焊接。焊接时必须严格工艺,正确选择充填金
  • 帖子创建时间:2011-08-31  评论:1   浏览:655
  • X20CrMoV121(F12)钢属于马氏体型耐热钢,它是珠光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之间*适宜的钢种。但是这种钢的焊接性能较差,焊件的壁厚越厚,刚性越大,则越难焊接。焊接时必须严格工艺,正确选择充填金属,严格、正确地控制焊接热循环和焊接热处理规范,以避免焊接接头产生低塑性和开裂。
    1、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
    氩弧焊打底,手弧焊盖面。由于该钢种含铬高达12%,一般无法用氧——乙炔焰气焊。
    2、坡口:壁厚主蒸汽管道焊口均采用双V型坡口和U型坡口。其中双V型坡口既具有V型坡口的优点,电弧热量集中,根部熔透性良好;又保证坡口断面积小,减少充填金属量。
    3、焊材:F12钢选用热827焊条,(F11——热817,C≤0.19%)。为防止焊缝过硬引起脆化和裂纹等,含碳量不宜过高;但是,当含碳量减少到0.17%以下时,焊缝中易生成铁素体相,特别是网状铁素体,对钢材的蠕变强度*为不利。因此,焊缝的含碳量一般控制在0.17~0.18%。
    4、预热:薄壁件和多层焊TIG打底,预热温度在250℃左右(Ms点以下,Ms≈300℃);厚壁件(H>25mm),预热温度为400℃左右,不*过 450℃。
    TIG焊打底,如果预热温度太高,会使根部组织恶化,易生成小裂纹。
    当预热温度*过450℃时,可能在焊接接头中,引起晶界处碳化物析出和形成铁素体组织,从而大大降低该钢材焊接接头在室温时的冲击韧性。另外,马氏体耐热钢的含铬量大于10%,这类钢还有明显的475℃脆性。如果预热温度*过450℃,使得焊接接头在475℃附近冷却很慢,易引起475℃脆性。
    5、焊接操作:
    焊前坡口表面、焊道表面的焊渣、污物等要清理干净。
    热817焊条的流动性较差,要特别注意防止夹渣。运条时要保证坡口边缘充分熔合,防止出现死角,死角处嵌留熔渣,由于夹渣尖端的应力集中而引起裂纹的产生。
    电源的地线与钢管要求接触良好、可靠,否则这些局部受热处可能产生裂纹。
    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壁上,不允许在管壁上引弧。
    使用热 817焊条时,收弧过快,*易产生弧坑裂纹,因此,要求收弧时电流逐渐衰减,熔池慢慢缩小,最后将弧坑填满。
    当采用双V形坡口时,*好采用单道多层焊;如采用多道多层焊,由于坡口狭小,易产生夹渣。
    管径>219mm的焊口,一般均采用双人对称焊接,以减少焊接应力。
    焊接电流要适当,不宜过大,每层焊肉薄一些为宜。
    6、焊后热处理
    (1)焊后热处理起始温度:焊后冷却到100~150℃,保温0.5~1h,待其组织基本转变完毕,即奥氏体已全部转变为马氏体后,才能升温进行回火热处理。
    (2)回火温度:760℃×2h(760~780℃),回火后的效果可测定焊缝的硬度值进行评定。
    温度偏低时回火效果不明显,焊缝金属易时效而脆化;回火温度过高(*过Ac1),焊接接头又可能再次奥氏体化,并在随后冷却时重新淬硬。
    (3)回火恒温时间:
    (4)回火冷却速度:一般不控制冷却速度,但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采用石棉布覆盖缓冷。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
    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weilitang  2011-08-31

    X20CrMoV121(F12)钢属于马氏体型耐热钢,它是珠光体耐热钢和奥氏体耐热钢之间*适宜的钢种。但是这种钢的焊接性能较差,焊件的壁厚越厚,刚性越大,则越难焊接。焊接时必须严格工艺,正确选择充填金属,严格、正确地控制焊接热循环和焊接热处理规范,以避免焊接接头产生低塑性和开裂。 1、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 氩弧焊打底,手弧焊盖面。由于该钢种含铬高达12%,一般无法用氧——乙炔焰气焊。 2、坡口:壁厚主蒸汽管道焊口均采用双V型坡口和U型坡口。其中双V型坡口既具有V型坡口的优点,电弧热量集中,根部熔透性良好;又保证坡口断面积小,减少充填金属量。 3、焊材:F12钢选用热827焊条,(F11——热817,C≤0.19%)。为防止焊缝过硬引起脆化和裂纹等,含碳量不宜过高;但是,当含碳量减少到0.17%以下时,焊缝中易生成铁素体相,特别是网状铁素体,对钢材的蠕变强度*为不利。因此,焊缝的含碳量一般控制在0.17~0.18%。 4、预热:薄壁件和多层焊TIG打底,预热温度在250℃左右(Ms点以下,Ms≈300℃);厚壁件(H>25mm),预热温度为400℃左右,不*过 450℃。 TIG焊打底,如果预热温度太高,会使根部组织恶化,易生成小裂纹。 当预热温度*过450℃时,可能在焊接接头中,引起晶界处碳化物析出和形成铁素体组织,从而大大降低该钢材焊接接头在室温时的冲击韧性。另外,马氏体耐热钢的含铬量大于10%,这类钢还有明显的475℃脆性。如果预热温度*过450℃,使得焊接接头在475℃附近冷却很慢,易引起475℃脆性。 5、焊接操作: 焊前坡口表面、焊道表面的焊渣、污物等要清理干净。 热817焊条的流动性较差,要特别注意防止夹渣。运条时要保证坡口边缘充分熔合,防止出现死角,死角处嵌留熔渣,由于夹渣尖端的应力集中而引起裂纹的产生。 电源的地线与钢管要求接触良好、可靠,否则这些局部受热处可能产生裂纹。 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壁上,不允许在管壁上引弧。 使用热 817焊条时,收弧过快,*易产生弧坑裂纹,因此,要求收弧时电流逐渐衰减,熔池慢慢缩小,最后将弧坑填满。 当采用双V形坡口时,*好采用单道多层焊;如采用多道多层焊,由于坡口狭小,易产生夹渣。 管径>219mm的焊口,一般均采用双人对称焊接,以减少焊接应力。 焊接电流要适当,不宜过大,每层焊肉薄一些为宜。 6、焊后热处理 (1)焊后热处理起始温度:焊后冷却到100~150℃,保温0.5~1h,待其组织基本转变完毕,即奥氏体已全部转变为马氏体后,才能升温进行回火热处理。 (2)回火温度:760℃×2h(760~780℃),回火后的效果可测定焊缝的硬度值进行评定。 温度偏低时回火效果不明显,焊缝金属易时效而脆化;回火温度过高(*过Ac1),焊接接头又可能再次奥氏体化,并在随后冷却时重新淬硬。 (3)回火恒温时间: (4)回火冷却速度:一般不控制冷却速度,但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采用石棉布覆盖缓冷。

    0踩 回复 引用
  •  共1条 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