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微信:bfzyw168 欢迎关注
  • 成功加入的圈子
  • 投资风场要趁早,国内风机商入驻美国
  • 帖子创建时间:2011-08-08  评论:0   浏览:534
  •  在美国加州阿纳海姆举办的风电大会上,众多国内风机制造企业摩肩接踵,积极踊跃的背后,是国内企业欲分食美国风电市场大蛋糕的阵阵冲动。但由于近几年国内风机厂家发展迅猛,美国市场对国产风机质量一直存有疑虑。正因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内风机制造商试图通过介入美国风电场投资来带动自身风机销售。但由于美国风电场开发体制完全不同于国内,业内人士建议,介入美国风电场投资不但选准项目,还要趁早。
      由于美国风力资源丰富,国内风机制造商始终看好美国风电市场。近些年国内风电机组单位千瓦造价快速下降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而诸如美国等市场整机制造利润率普遍**国内,这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与国内以五大电为主的风电投资与运营相统一的开发模式不同,美国风电场的投资与运营是分开的。所以对于国内风机制造企业而言,并非是一个容易进入的市场。
    据美国美复能源董事长陈航介绍,美国风电场开发初期主要由有经验的投资商来主导,从项目前期的拿地、测风、可研、环评、签订购电协议,到后期的银行贷款、购买风机、引进税务投资人等工作,都由投资商来完成。
      与国内开发商通过运营风电场获利不同,美国投资商投资风电场的主要目的是将其出售给电力公司获利,这个过程一般可以获得4倍左右的增值收益。
      这些接手的电力公司包括美国杜克、太平洋燃气电力公司、Exelon等大型运营商,这些电力成员拿到风电场项目后,再转手交给更加小型的专业运营商去运营,这些小型的运营公司主要靠收取管理费盈利。
      一般说来,越早从投资商手中收购未开发完的项目,意味着未来增值的空间越大,但由于没有签订购电协议,过早收购也意味着将承担一定的风险。
      中国企业往往希望在投资商签订完购电协议后介入收购,但签订购电协议意味着将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在此阶段那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必然趋之若鹜,收购成本也将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税务投资人也将介入风电场开发,为了更高的回报,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PTC来获得税收返还,为了10年间的收益更加稳定,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有较长良好运行纪录的风机,这也给希望在美通过收购风场带动风机销售的国内风机企业带来了挑战。
      除了开发主体不同外,美国风电场的融资方式也与国内大相径庭。在国内,融资基于开发商而非项目本身。这样的好处是,即便单个项目盈利困难,只要开发商有资金周转,项目也不会破产。
      但在美国,风电场融资基于项目本身,如果风电场项目经营不善,就面临破产风险。在这一高压线下,投资各方必然会对项目初期的微观选址、测风到中期的财务预算再到后期的并网发电等各方面进行更为精确的把控,其风电场可利用率自然**国内,更不会出现国内风场安装了大量风机却无法并网发电的尴尬局面。同样,也正是由于项目融资对风机稳定运行的更高要求,导致了美国风电场开发商对于国产风机选择的标准也更为苛刻。
      陶刚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何将国内企业在国内产能布局方面的优势和服务优势转移到国外,适应当地政策环境挑战,是国内风电业在走出去道路上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鉴于以上说法,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而言,更早地从投资商手中拿到风电场项目,不但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也可以更好地带动国产风机销售。除此之外,更早介入风电场项目融资并参与税务投资人的引进,也可以在项目选择风机的过程中占尽先机。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
    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