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业群雄争霸鞍钢大军兵临宝钢城下
- 帖子创建时间:2011-06-28 评论:1 浏览:651
-
6.27日音讯,钢铁业群雄争霸鞍钢大军兵临宝钢城下。国内钢铁成员都想做“**”,鞍钢也不例外。近日,欲夺回“**”宝座的鞍钢再下一城拿下三钢,“兵临”宝钢城下。至此,三大钢铁央企均在东南沿海完成战略布局。
按照钢铁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前**钢铁企业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9%提高到60%,钢铁业还将掀起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
鞍钢完成“大三角”战略布局
6月15日,对于鞍钢来说是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当天鞍钢重组三钢方案获批,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后者与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三钢集团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为福建*大的钢铁企业,工信部表示,鞍钢与三钢联合重组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符合国家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升级。
复函要求福建省、鞍钢和三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淘汰落后和控制总量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联合重组,实现重组各方利益*大化。福建省要根据全省钢铁产业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整合全省的钢铁企业,全面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福建为钢材净输入省份,三钢在钢铁行业里算是不错的企业,鞍钢此次重组三钢,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据笔者了解,早在2006年,鞍钢就与福建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福建沿海建500万吨钢厂,并表达了重组三钢的愿望。但此后由于钢铁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协议签署后的*二年,相关方案就被推翻,其间展开了长达5年的重组拉锯战。
时隔5年多,鞍钢终于如愿“迎娶”三钢。根据三钢旗下上市公司三钢闽光发布的公告,重组方案经工信部批准实施后,三钢集团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鞍钢集团,三钢闽光的实际控制人也将由福建冶金控股变更为鞍钢集团。
据笔者了解,目前福建省拥有1000万吨左右的钢铁产能,而正常的市场需求则达到1500万吨,省内供求缺口500万吨。鞍钢以东北为大本营,通过重组攀钢、三钢,“落子”东南、西南,一手抓资源,一手拓市场,在中国钢铁行业的竞争版图上完成了“大三角”战略布局。
刘海民告诉笔者,东南沿海区域一直是宝钢的市场,鞍钢此次杀入宝钢地盘,考虑到三钢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会避其锋芒,实行差异化的竞争。两成员正面冲突或可避免。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moeny888 2011-06-28楼 0踩 0赞 回复 引用
6.27日音讯,钢铁业群雄争霸鞍钢大军兵临宝钢城下。国内钢铁成员都想做“**”,鞍钢也不例外。近日,欲夺回“**”宝座的鞍钢再下一城拿下三钢,“兵临”宝钢城下。至此,三大钢铁央企均在东南沿海完成战略布局。
按照钢铁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前**钢铁企业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9%提高到60%,钢铁业还将掀起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
鞍钢完成“大三角”战略布局
6月15日,对于鞍钢来说是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当天鞍钢重组三钢方案获批,工信部正式函复福建省*和鞍钢集团,原则同意后者与三钢集团联合重组方案。
三钢集团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为福建*大的钢铁企业,工信部表示,鞍钢与三钢联合重组符合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符合国家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升级。
复函要求福建省、鞍钢和三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淘汰落后和控制总量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联合重组,实现重组各方利益*大化。福建省要根据全省钢铁产业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整合全省的钢铁企业,全面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福建为钢材净输入省份,三钢在钢铁行业里算是不错的企业,鞍钢此次重组三钢,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据笔者了解,早在2006年,鞍钢就与福建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福建沿海建500万吨钢厂,并表达了重组三钢的愿望。但此后由于钢铁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协议签署后的*二年,相关方案就被推翻,其间展开了长达5年的重组拉锯战。
时隔5年多,鞍钢终于如愿“迎娶”三钢。根据三钢旗下上市公司三钢闽光发布的公告,重组方案经工信部批准实施后,三钢集团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鞍钢集团,三钢闽光的实际控制人也将由福建冶金控股变更为鞍钢集团。
据笔者了解,目前福建省拥有1000万吨左右的钢铁产能,而正常的市场需求则达到1500万吨,省内供求缺口500万吨。鞍钢以东北为大本营,通过重组攀钢、三钢,“落子”东南、西南,一手抓资源,一手拓市场,在中国钢铁行业的竞争版图上完成了“大三角”战略布局。
刘海民告诉笔者,东南沿海区域一直是宝钢的市场,鞍钢此次杀入宝钢地盘,考虑到三钢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会避其锋芒,实行差异化的竞争。两成员正面冲突或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