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微信:bfzyw168 欢迎关注
  • 成功加入的圈子
  • 中国新一代导弹护卫舰能否排在亚洲*
  • 帖子创建时间:2011-06-27  评论:1   浏览:488
  •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导弹护卫舰逐渐向多用途、自动化、隐身化方面发展,一些新型舰艇陆续建成服役。特别是在亚洲,隐身护卫舰的发展十分迅速,像中国闽台、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服役了多型隐身导弹护卫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的塔尔瓦尔级和中国闽台海军装备的康定级。印度的塔尔瓦尔级是90年代末期由俄罗斯设计建造的,目**艘舰已全部服役,将作为印度海军在新世纪中重要的水面突击力量。闽台海军的康定级服役时间较早,但却是世界上*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一种改型,共购入6艘,1998年1月全部服役,因此*具代表性。另外,近段时间,外媒报道中国也设计了一种新型隐身护卫舰。那么,这三者的性能孰强孰弱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个纸上谈兵。

     

    闽台康定级早在90年代初刚出现时,就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为其原型--法国拉斐特级是*早引入隐身设计的护卫舰,舰身造型非常洗练简洁。拉斐特级采取了一系列煞费苦心的新措施,使上甲板形成一个光洁的表面,没有任何一件**的设备或装置,它把锚泊设备如起锚机、船舶舾装件导缆器带缆桩、缆索卷车等都收放到上甲板以下的主甲板上;主甲板周围由起隐身作用的内倾舷墙围闭,舷墙上开有作业孔,以便靠码头时进行抛缆、系缆作业使用,在航行中这些作业孔都用盖子盖住。除了直升机起降甲板部分以外,上甲板上取消了所有的舷边栏杆。舷边的小艇和吊艇架也都收放到上层建筑里面,为此在中部上层建筑两舷各开有一个矩形大孔。为了防止开孔内的小艇和吊艇架产生雷达反射面积,又专门设有一个钢丝网制的网帘,航行时将网帘放下遮住开孔。网帘与倾斜的上层建筑舷侧齐平,只要钢丝网的网孔尺寸小于雷达的波长,即可起到屏蔽作用,不让雷达波透过,也不会使里面的设备形成反射面积。此外,桅杆、烟囱也都设计成斜面构造,甚至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的两侧也加装了倾斜的罩板,火炮和雷达天线的外形也都进行了增强隐身性的改进。经过如此彻底的技术改进之后,该舰的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艘500吨级巡逻艇的水平,以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当舰上的直升机升空执行任务后归航时,用雷达竟找不到母舰,以致竟需要母舰将上层建筑侧面矩形孔的网帘收起,以故意增大雷达反射面积。在红外隐身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发热的区域(如排气烟囱等处)改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并涂以特殊的涂料,加强隔热绝缘,以抑制红外辐射强度。与此同时,拉斐特级也十分重视声隐身,采取了降低噪声辐射的措施。所**械设备都安装在双层隔振的基座上,杜绝振动和噪声传至水下;舰体外部装有气幕系统,即在舰体机舱段的水下部分,沿舰体横截面外围装设有几道喷气环,在舰艇航行时,由舰内专门的供气系统供气,连续喷出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在水流作用下,形成一层隔声的幕罩,有效地屏蔽舰艇噪声向水下辐射;为了降低螺旋桨的噪声,除了采用低噪声的5叶桨以外,还在螺旋桨上配备了空气导入系统,能在桨叶叶梢上喷出气泡(其原理与舰体的气幕相似),以抑制螺旋桨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拉斐特级的这些隐身特点在康定级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
    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hyship88  2011-06-27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导弹护卫舰逐渐向多用途、自动化、隐身化方面发展,一些新型舰艇陆续建成服役。特别是在亚洲,隐身护卫舰的发展十分迅速,像中国闽台、印度、沙特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服役了多型隐身导弹护卫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印度的塔尔瓦尔级和中国闽台海军装备的康定级。印度的塔尔瓦尔级是90年代末期由俄罗斯设计建造的,目**艘舰已全部服役,将作为印度海军在新世纪中重要的水面突击力量。闽台海军的康定级服役时间较早,但却是世界上*种具有隐身能力的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一种改型,共购入6艘,1998年1月全部服役,因此*具代表性。另外,近段时间,外媒报道中国也设计了一种新型隐身护卫舰。那么,这三者的性能孰强孰弱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个纸上谈兵。

     

    闽台康定级早在90年代初刚出现时,就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为其原型--法国拉斐特级是*早引入隐身设计的护卫舰,舰身造型非常洗练简洁。拉斐特级采取了一系列煞费苦心的新措施,使上甲板形成一个光洁的表面,没有任何一件**的设备或装置,它把锚泊设备如起锚机、船舶舾装件导缆器带缆桩、缆索卷车等都收放到上甲板以下的主甲板上;主甲板周围由起隐身作用的内倾舷墙围闭,舷墙上开有作业孔,以便靠码头时进行抛缆、系缆作业使用,在航行中这些作业孔都用盖子盖住。除了直升机起降甲板部分以外,上甲板上取消了所有的舷边栏杆。舷边的小艇和吊艇架也都收放到上层建筑里面,为此在中部上层建筑两舷各开有一个矩形大孔。为了防止开孔内的小艇和吊艇架产生雷达反射面积,又专门设有一个钢丝网制的网帘,航行时将网帘放下遮住开孔。网帘与倾斜的上层建筑舷侧齐平,只要钢丝网的网孔尺寸小于雷达的波长,即可起到屏蔽作用,不让雷达波透过,也不会使里面的设备形成反射面积。此外,桅杆、烟囱也都设计成斜面构造,甚至在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的两侧也加装了倾斜的罩板,火炮和雷达天线的外形也都进行了增强隐身性的改进。经过如此彻底的技术改进之后,该舰的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艘500吨级巡逻艇的水平,以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当舰上的直升机升空执行任务后归航时,用雷达竟找不到母舰,以致竟需要母舰将上层建筑侧面矩形孔的网帘收起,以故意增大雷达反射面积。在红外隐身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发热的区域(如排气烟囱等处)改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并涂以特殊的涂料,加强隔热绝缘,以抑制红外辐射强度。与此同时,拉斐特级也十分重视声隐身,采取了降低噪声辐射的措施。所**械设备都安装在双层隔振的基座上,杜绝振动和噪声传至水下;舰体外部装有气幕系统,即在舰体机舱段的水下部分,沿舰体横截面外围装设有几道喷气环,在舰艇航行时,由舰内专门的供气系统供气,连续喷出具有一定压力的空气,在水流作用下,形成一层隔声的幕罩,有效地屏蔽舰艇噪声向水下辐射;为了降低螺旋桨的噪声,除了采用低噪声的5叶桨以外,还在螺旋桨上配备了空气导入系统,能在桨叶叶梢上喷出气泡(其原理与舰体的气幕相似),以抑制螺旋桨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拉斐特级的这些隐身特点在康定级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

     

    0踩 回复 引用
  •  共1条 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