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微信:bfzyw168 欢迎关注
  • 成功加入的圈子
  • 离心泵的原理、结构
  • 帖子创建时间:2011-06-09  评论:1   浏览:623
  • 离心泵的原理、结构

    一、泵的分类与用途
    1、泵的分类
    离心泵
    叶片式   轴流泵
    漩涡泵

    往复泵: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
    泵    容积式
    回转泵: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
    其他类型泵:喷射泵、真空泵
    1)、容积泵:依靠工作室容积的连续改变而提高液体压力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如:往复泵、齿轮泵等)。
    2)、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如离心泵)。
    3)、流体动力作用泵:它是利用一种带压的工作流体在泵内通过,从而达到输送另一种液体的目的(如:喷射泵)。
    2、泵的用途
    泵是一种输送流体的通用机械,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原料、回流、中间产品、溶剂等液体、气体的输送、循环和增压等都需泵来完成。由于各个装置工艺的不同,所需泵的形式和数量也不同,每个装置少则10~20台泵,多则100~150台泵。如果没有泵,装置中物料加热、反应、分离等工艺过程就无法进行。可见泵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种泵中,以离心泵应用*为广泛,由于它的流量、扬程及性能范围均较大,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平稳、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占化工生产用泵的80%以上。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其压头、流量与叶轮直径有关
    离心泵叶轮直径的影响
    该式只有在叶轮直径的变化不大于10%时才适用                
        1.3 泵的串、并连调节方式当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时,可以采用离心泵的并联或串联操作。用两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虽然压头变化不大,但加大了总的输送流量,并联泵的总效率与单台泵的效率相同;离心泵串联时总的压头增大,流量变化不大,串联泵的总效率与单台泵效率相同。两泵并联后,流量与压头均有所提高,但由于受管路特性曲线制约,管路阻力增大,两台泵并联的总输送量小于原单泵输送量的两倍。两泵串联后,压头与流量也会提高,但两台泵串联的总压头仍小于原单泵压头的两倍。

    当泵入口处压力P1等于或小于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V时,液体发生汽化,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聚或破裂产生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泵体强烈振动并发出噪声,液体流量、压头(出口压力)及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离心泵的汽蚀。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 、气缚现象 

    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
    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jishuijt  2011-06-09

    离心泵的原理、结构

    一、泵的分类与用途
    1、泵的分类
    离心泵
    叶片式   轴流泵
    漩涡泵

    往复泵: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
    泵    容积式
    回转泵:齿轮泵、螺杆泵、滑片泵
    其他类型泵:喷射泵、真空泵
    1)、容积泵:依靠工作室容积的连续改变而提高液体压力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如:往复泵、齿轮泵等)。
    2)、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如离心泵)。
    3)、流体动力作用泵:它是利用一种带压的工作流体在泵内通过,从而达到输送另一种液体的目的(如:喷射泵)。
    2、泵的用途
    泵是一种输送流体的通用机械,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原料、回流、中间产品、溶剂等液体、气体的输送、循环和增压等都需泵来完成。由于各个装置工艺的不同,所需泵的形式和数量也不同,每个装置少则10~20台泵,多则100~150台泵。如果没有泵,装置中物料加热、反应、分离等工艺过程就无法进行。可见泵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种泵中,以离心泵应用*为广泛,由于它的流量、扬程及性能范围均较大,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平稳、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占化工生产用泵的80%以上。
    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当泵的转速一定时,其压头、流量与叶轮直径有关
    离心泵叶轮直径的影响
    该式只有在叶轮直径的变化不大于10%时才适用                
        1.3 泵的串、并连调节方式当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时,可以采用离心泵的并联或串联操作。用两台相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虽然压头变化不大,但加大了总的输送流量,并联泵的总效率与单台泵的效率相同;离心泵串联时总的压头增大,流量变化不大,串联泵的总效率与单台泵效率相同。两泵并联后,流量与压头均有所提高,但由于受管路特性曲线制约,管路阻力增大,两台泵并联的总输送量小于原单泵输送量的两倍。两泵串联后,压头与流量也会提高,但两台泵串联的总压头仍小于原单泵压头的两倍。

    当泵入口处压力P1等于或小于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V时,液体发生汽化,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聚或破裂产生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泵体强烈振动并发出噪声,液体流量、压头(出口压力)及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离心泵的汽蚀。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 、气缚现象 

    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0踩 回复 引用
  •  共1条 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