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籽油市场与加工
- 帖子创建时间:2011-03-29 评论:1 浏览:497
-
我国油菜籽制油和菜籽油精炼设备方面的新技术,如油菜籽"破碎,低温预榨,浸出"、"中温预榨-浸出"、"挤压调质-预榨-浸出"工艺,以及菜籽油的"适度精炼"工艺、"酶法脱胶"、"低温脱胶"和"吸附脱胶"工艺等。另外,还介绍了菜籽油深加工和菜籽蛋白资源利用方面研发的一些新产品,如"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复合氨基酸、菜籽蛋白肽等。总之,在油菜籽加工方面,应重视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多点开发、全面增值的目标。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目前我国菜籽油的制取方法多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由于油菜籽生胚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温蒸炒,并在100℃~115℃的温度下经过螺旋榨油机预榨出油,致使所得菜籽油和饼粕的颜色加深且品质下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的菜籽油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5%左右。2000/12年度以前,菜籽油在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中居*位,其后,随着大豆、豆油进口量的增加,菜籽油消费退居*二位,2008/09年度我国菜籽油国内消费量达到450 万吨,菜籽油消费量占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0%。由于双低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普通食用油中处于*低,成为*有利于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再加上中国居民向来具有消费菜籽油的饮食习惯,因此,未来中国菜籽油的总消费量将继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低温压榨菜籽油色泽浅,酸值和过氧化值均较低,且磷脂含量小(根据测定含磷脂量一般为60mg/kg左右),故无须水化脱胶,260℃加热试即合格。仅需经过沉淀、过滤即可达到或接近菜籽三级油国家标准。若需进一步精制,为了保持该油品的“*性”和“原生态”,推荐采用非化学方法的酶法脱胶、纯物理方法的低温脱胶工艺或吸附脱胶。低温脱胶即将油缓慢的冷却到一定温度,当油中胶体杂质的凝聚临界温度大于这时的油温,胶体杂质即会凝聚析出,再通过过滤将其除去。 - 文章标签:
-
快速评论您好,您还未登录,暂时还不能评价,请先登录
-
hxyzjx 2011-03-29楼 0踩 0赞 回复 引用
我国油菜籽制油和菜籽油精炼设备方面的新技术,如油菜籽"破碎,低温预榨,浸出"、"中温预榨-浸出"、"挤压调质-预榨-浸出"工艺,以及菜籽油的"适度精炼"工艺、"酶法脱胶"、"低温脱胶"和"吸附脱胶"工艺等。另外,还介绍了菜籽油深加工和菜籽蛋白资源利用方面研发的一些新产品,如"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复合氨基酸、菜籽蛋白肽等。总之,在油菜籽加工方面,应重视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多点开发、全面增值的目标。
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目前我国菜籽油的制取方法多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由于油菜籽生胚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温蒸炒,并在100℃~115℃的温度下经过螺旋榨油机预榨出油,致使所得菜籽油和饼粕的颜色加深且品质下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的菜籽油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5%左右。2000/12年度以前,菜籽油在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中居*位,其后,随着大豆、豆油进口量的增加,菜籽油消费退居*二位,2008/09年度我国菜籽油国内消费量达到450 万吨,菜籽油消费量占植物油消费总量的20%。由于双低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普通食用油中处于*低,成为*有利于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再加上中国居民向来具有消费菜籽油的饮食习惯,因此,未来中国菜籽油的总消费量将继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低温压榨菜籽油色泽浅,酸值和过氧化值均较低,且磷脂含量小(根据测定含磷脂量一般为60mg/kg左右),故无须水化脱胶,260℃加热试即合格。仅需经过沉淀、过滤即可达到或接近菜籽三级油国家标准。若需进一步精制,为了保持该油品的“*性”和“原生态”,推荐采用非化学方法的酶法脱胶、纯物理方法的低温脱胶工艺或吸附脱胶。低温脱胶即将油缓慢的冷却到一定温度,当油中胶体杂质的凝聚临界温度大于这时的油温,胶体杂质即会凝聚析出,再通过过滤将其除去。